【分支机构】协会智能制造与智慧监管分会主办的”医疗器械行业智能制造发展分论坛”在2025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大会期间成功召开

8月22日,2025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以“系统解决方案升级 驱动制造模式革新”为主题,由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电子标准院”)共同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苏波、李培根,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电子标准院院长杨旭东等出席大会。会议由联盟秘书长、电子标准院副院长范科峰主持。
图片

主论坛:聚焦智能制造发展

辛国斌副部长在讲话中指出,过去十年,我国智能制造在智能工厂建设规模、解决方案能力跨越和标准引领支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他强调,面对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技术浪潮,应紧抓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安全可靠、开放协同的解决方案体系。一要强化技术融合,打造具备自学习、自决策能力的行业解决方案,推动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全流程智能化转型;二要夯实产业基础,推动国产高端装备、工业软件和先进网络技术集成创新,重点培育一批具有生态引领力的领军供应商;三要拓展全球合作,与“一带一路”“金砖”等国家建立健全技术交流、标准共建与人才合作长效机制,共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智造生态。

图片

分论坛:深度探讨医疗器械数智化路径

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医疗器械行业分盟联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智能制造与智慧监管分会共同主办,冠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 “医疗器械行业智能制造发展分论坛”,汇聚行业专家及标杆企业代表,围绕政策解读、合规实践、标杆案例三大维度展开深度研讨,为医疗器械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 “政策指引 + 方法论支撑 + 实战路径” 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

图片

分论坛伊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秘书长徐珊女士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医疗器械行业政策监管趋严、创新需求迫切、成本压力加剧,数智化已成为企业破局的必然选择。她呼吁行业以 “合规为基、效率为核、AI 赋能”,加快优质方案落地,推动从 “被动合规” 向 “主动提质” 转型,共建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生态。

图片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智能制造服务研究室专家左鹏先生,对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政策进行了解读,系统性阐述了智能制造 “1+3+1” 工作体系,针对智能工厂 “四级标准”: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的典型特征、申报条件做了详细描述,从 企业规模、经营状况、安全要求、组织保障等为企业提供清晰的建设指引。

图片

联盟医疗器械行业分盟理事长吴浩然先生以 “以合规为基,以数智化 + AI 为双翼:医疗器械智造进化论” 为主题,剖析行业发展现状与转型路径。他指出,2025年4月,工信部联合国家药监局等七部委颁布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明确提出了“2030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的目标,为医疗器械行业的转型指明了方向。随着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和国产替代进程加快,众多医疗器械企业正面临集采利润降低、成本上升、合规性要求提高以及竞争日趋激烈等多重挑战。数智化转型已成为企业降本增效与合规经营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AI 技术在各行业掀起了变革浪潮,使得医疗器械行业的数智化转型从“战略选择”转向“生存刚需”。

图片

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数智化负责人沈恪先生,以 “制造运营管理平台建设经验” 为主题,分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智能制造使得企业的整体制造运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振德医疗数智化转型取得的效益成果为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可实践、可复制的典型经验。

图片

冠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监涂伟超先生,结合新版 GMP 法规要求与医疗器械产业数智化转型需求,分享了医疗器械数智化工厂建设的核心方法论与实践路径,并进一步介绍,冠骋信息 MedPro 产品将 GMP 合规逻辑深度内嵌于人员培训、物料管理、设备校准、生产及品质管控等核心业务环节,为医疗器械企业打造 “合规可控、运营高效、可落地、可复制” 的数智化工厂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落地路径。

图片

联盟医疗器械行业分盟专家委专家朱晶晶先生分享高值耗材、IVD、医疗设备三大领域标杆案例,详细阐述了各细分领域产品特点、智造业务痛点以及数智化建设思路和成效,为行业提供实战参考。

图片

本次分论坛的成功举办,有效搭建起政策解读、企业间经验分享与实践交流的专业化平台,为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了精准的对接渠道,有效推动了行业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未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智能制造与智慧监管分会将持续聚焦行业发展需求、优化服务效能,切实为会员企业提供精准支持;将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为助推中国医疗器械智能制造产业提升全球化竞争力、实现高质量跃迁,持续贡献坚实数智力量。


来源:GCT冠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