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8 日 - 11 日,第 91 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以 32 万平方米的超大体量,汇聚全球 30 余国家及地区近 5000 家企业参展,GE 医疗、西门子医疗、鱼跃医疗、联影医疗等跨国械企与国产龙头同台竞技,携数万款创新产品演绎医疗科技的无限可能。
展会期间,医疗器械创新网全程直播云逛展,通过镜头捕捉前沿科技脉动。现在请继续跟随我们的文字,继续线上参与这场科技盛会。
三大突破:重新定义医疗边界
01
"AI 大脑"成为医疗设备标配
本次展会与以往的最大区别:AI 正成为医疗设备的 "新标配",推动着诊疗效率与精准度的双重跃升。
GE 医疗带来的技术突破尤为瞩目:搭载第三代 Sonic DL 深度学习平台的 3.0T英雄系列磁共振设备可实现 "一站式" 诊疗突破,不仅一次打药就可实现神经、颈动脉、心脏的“脑心同扫”,还为肿瘤疾病的筛查、分级、分期、疗效评估等提供有力支持。
在AI赋能下,扫描效率大幅提高,并且进一步提高了图像质量,图像信噪比与病灶细节捕捉能力大幅提升,大幅降低伪影比例,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了关键支持。
慢性病管理领域同样涌现 AI 赋能的创新成果。鱼跃医疗的 Anytime 5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支持多终端互联,通过AI算法优化,将帮助医师更精准地管理血糖,并进一步优化决策治疗。目前中国CGM技术已从'跟跑'转向'领跑’,未来中国动态血糖监测产品将推动全球糖尿病管理模式变革。
开立医疗在AI方面的表现同样耀眼,本次展会带来其AI专科解决方案及多款核心设备创新成果。推出覆盖超声医学影像、内镜诊疗、微创外科和心血管介入等多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超高端智能超声新品河图®S80、新一代智慧内镜平台iEndo、“凌珠”4K 3D 荧光三合一腔镜影像平台、V-reader®血管内超声诊断系统等一系列重磅产品强势登陆。
这些落地的 AI 应用不再是实验室里的概念验证,而是切实转化为临床场景中的效率工具与精准助手,标志着医疗设备正从 "功能简单叠加" 迈向 "系统智能重构" 的新阶段。
02
医疗机器人:从 “辅助” 到 “主导” 的跨越
当下,人工智能与医疗机器人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全球医疗产业的核心引擎。在 CMEF 的手术机器人展区,机械臂的精密运作与 AI 算法的智能决策交织出未来医疗的生动图景。
通过柔性机械臂与通用兼容性设计,突破了腹腔镜机器人刚性结构局限的巧捷力内镜手术机器人系统。
国内上市的首款分体式腔镜手术机器人,首款上市即获批4大专科全适应症的瑞龙外科海山一®腔镜手术机器人。
核心产品全栈自研,首个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同步完成人体临床试验的Sentire思腾腔镜手术机器人。
搭载人工智能,由“数智脑、数智手、数智眼”精妙融合而成的长木谷医疗ROPA®骨科智能手术机器人。
新一代的微型化手术智能解决方案,具有“微型”、“精准”、“高效”等创新特性,搭载高度针对性设计的手术规划与导航系统,实现手术全程可视化与可控化的中欧智薇智能啄木鸟微型脊柱手术机器人。
拥有13自由度控制臂、自研3D4K荧光电子内窥镜提供三维立体图像,高精度、极致灵巧的佗灵腔镜手术机器人。
具备自动分割算法,亚毫米跟踪截骨功能,自研一体化动力,可实现全流程磨削护航,兼容多品类假体,开放适配更灵活的纳通关节机器人。
拥有独创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T影像和智能传感一体化”技术,为肺部微创介入诊治提供安全、精准、快捷的全新方案的睿触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RC120。
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领域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三类创新医疗器械——真健康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
03
绿色医疗:从概念到规模化落地
在 “双碳” 目标驱动下,医疗器械行业正上演一场静悄悄的绿色变革。
西门子医疗带来的 DryCool 超导磁体技术堪称颠覆性突破 —— 这项创新将传统磁共振设备依赖的 1500 升液氦用量锐减至 0.7 升,彻底改写了超导设备对稀有资源的重度依赖。伴随而来的是 40% 以上的能耗降幅,以及更具革命性的环保账。计划到2030年,西门子医疗将为其所有磁共振系统配备DryCool技术,全面覆盖0.55T、1.5T、3T乃至7T机型。
当环保技术与临床需求实现深度耦合,既能破解稀有资源依赖的行业痛点,又能通过规模化应用形成成本优势。
从 "中国制造" 到 "中国创造"
本次展会除了产品迭代与技术突破引人注目外,跨国械企的本土化研发成果集中爆发也成为一大亮点。
在近期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的背景下,GE 医疗、西门子医疗等跨国企业加速本土化布局,形成 “研发在中国、生产在中国、服务在中国” 的新范式。
例如在GE本次展会同时24款全新发布的新品中,中国团队主导研发占比高达50%(12款),超过80%(20款)为国产。
Apex量子平台是GE医疗中国创新智造的首个平台化CT,以革命性0.23秒量子极速为核心,依托高能宽体影像链,实现无限制ECG-Less(无心电门控)的心脏扫描技术,在保证扫描成功率的前提下,大幅提高心脏扫描检查效率。如今,Apex量子平台系列CT产品已在GE医疗北京基地实现全面国产。
此外,联影、东软等国内企业也通过 CMEF 展示了国产高端医疗器械的 “硬实力” 与 “生态力”。
展会开幕当天,联影集团面向全球发布「元智」医疗大模型、十余款医疗智能体、一系列诊疗融合医学装备及健康管理创新解决方案培育医疗大健康的新质生产力。
此外,在今年初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全球首台「零噪声」DSA复杂PCI手术直播”中,联影「零噪声」微创介入系统一鸣惊人。
东软医疗携“双光子”CT等30余款高端智能装备、核心零部件、AI应用和解决方案等创新成果联合展出。据东软医疗CEO武少杰透露:“东软医疗的光子计数CT已经通过审查,进入认证程序,将在今年实现上市。”
展会现场,东软医疗与国内四家顶级医院完成临床科研合作签约。此产品获批上市后,定将打破目前西门子光子计数CT在全球市场的垄断地位。
联影医疗、东软医疗等国产龙头企业展现出技术突破与生态重构的双重实力,推动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在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攀升。
从跨国企业的 "本土研发中心" 到国产厂商的 "全球创新高地",这场静悄悄的国产化革命不仅重塑着中国医疗市场的竞争格局,更向全球产业链释放强烈信号: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中国不再是技术接受者,而是标准共建者。一个以本土创新为引擎的高端医疗装备产业集群,正在改写全球医疗科技的地理版图。
CMEF 2025 不仅是技术的阅兵场,更是全球医疗产业格局重构的缩影。AI 与机器人技术正在重塑诊疗逻辑,绿色科技定义行业可持续发展新范式,而中国企业的集体崛起也正在改写全球规则。
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